表扬如同抗生素

炳辉叶子 / 著投票加入书签

作客小说网 www.zkxsw.com,最快更新炳辉叶子文集最新章节!

    有人认为,赏识的目光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孩子需要父母的肯定与鼓励。古人曾曰:“数子十过,不如赞子一功。”可见表扬鼓励对一个人的成长是多么重要。现代心理学家也认为教导孩子的一种十分重要的方法就是肯定成绩,发扬优点,鼓励再进;父母不应过于注意孩子的缺点,如果看不到孩子的优点,就会对孩子责备过多,以致夸大缺点,对孩子身心产生不良影响。表扬是教师经常运用的一种教育手段,而新课程改革也提倡教师多鼓励学生,特别是学困生。在适当的场合,对学生进行恰如其分的表扬,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和愉悦的成就感,从而让学生在真诚的肯定中享受快乐,同时也获得足够的自信,表扬之后学生能在原有良好表现的基础上获得发展。但是,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确实存在一些表扬误区,即所谓的无效表扬,不仅不能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促进作用,有时甚至会导致教师的威信和影响力的下降,教育的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表扬孩子有一个很恰当的比喻——“表扬就像抗生素一样,决不能随意用。使用强效药有一定的标准,需要谨慎小心,标准包括时间和剂量,因为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

    宜把握好表扬的角度,忌随意性。一位友人去拜访外国学者,带了点礼物送给他的小女儿。见了面,小女孩主动问好,并对友人赠送礼物表示感谢。友人见她满头金发,极其美丽可爱,随口夸道:“你真漂亮!”等小女孩走后,学者严肃地对他说:“你伤害了我的女儿,请你向她道歉。”友人大惊。学者说:“因为你的赞美是不恰当的。你可以夸她懂礼貌,那是她通过努力应得到的表扬。而容貌的美是先天的,不需要通过努力就能获得。你夸她漂亮,这就会使她错误地认为:要得到别人的赞赏,并不需要努力,而是先天决定的。这对她今后的发展是不利的。”由此我想到在课堂教学中,经常听到教师表扬学生:“你的音色真美!”“你的身体素质真棒!”这种表扬和那位友人一样,没有把握好角度,随意性强,容易使学生产生错误的认识:我读得好,动作规范,是因为我的音色美,身体素质好,从而认为自己天生的优越,瞧不起别人。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常常会对纠正了别人错误的学生进行表扬:“你真聪明!”这时,纠错者沾沾自喜,而回答错误的学生却情绪低落,左顾右盼,心不在焉。或许他会想:太丢脸了,以后,还是少开口为妙!这样的表扬也是由于角度不当,赞扬了一位同学,无形中打压了另一部分同学的积极性,大家都害怕成为那个被暗指为不聪明的学生。类似这样随意性的表扬,既不利于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也阻碍了学生正常的思维活动。比如孩子写完作文之后,你可以说:“文章的开头很好,你能想出这样的开头实在不容易;中间的描述能感觉出你经过了仔细的观察。结尾的一句话也比较精彩,用来点题很恰当”这样,你把孩子在作文上所花费的辛苦一一说了出来,愉快自信的笑容立刻就会洋溢在孩子的脸上。如果没有亲眼见到孩子的努力,你可以用提问的方式让孩子自己说出努力的过程,这中间不失时机地加以适当的点评,同样可以给孩子一个有益的赞美。

    宜把握好表扬的密度,忌过多过滥。学生常常是通过别人的评价来认识自己的,往往被教师或同伴的批评或表扬所左右。一般来说,教师的表扬可以适当多一些,只要不是为了表扬而表扬,都可以产生良好的刺激强化作用。但是,表扬并非越多越好。过多的表扬会使他们对自己产生错误的认识,认为自己比身边的人强,滋生骄傲、自满的情绪。过于频繁的表扬,也会降低表扬的价值,使得学生觉得唾手可得而不再珍惜。这时候学生对于表扬,往往会失去敏感性。另外,在一味的赞扬声中长大的孩子,往往会缺少耐挫力。因此,要把握和控制好表扬的密度,不能频繁地进行,过多过滥的表扬只能降低表扬的效能。正如山珍海味,不常吃到的人会觉得味道好而津津乐道,如果一日三餐都可以吃到,也会觉得与普通的青菜萝卜无异了。

    宜把握好表扬的力度,忌哗众取宠。不准确的批评、表扬,会影响学习者与学校和社会的关系。教师是代表学校、代表社会来影响学生的,他们的言行背后似乎都有组织系统在支持。儿童、少年缺乏社会经验和分辨能力,他们不太能清楚地区别教师个人与学校组织的关系,结果会“恨乌及屋”在疏远、怨恨教师的同时,也会疏离学校集体,疏离主流文化传统。因此,表扬的场合和力度是很重要的。一位老师让学生找文章某自然段的中心句。中心句就在句首,不需要反复揣摩。一学生找到后,教师表扬道:“你真了不起,孙悟空的火眼金睛也比上你。”其实,对于这样简单的问题回答,教师只需作一般性的表扬。在课堂上,我们也看到这样隆重的表扬:全班同学竖起大拇指,朝着一位同学“嗨,嗨,你真棒!”更有的孩子满脸贴满教师奖励的金星。其实,表扬并不是如上述那位教师所期望的那样,力度越大越好,学生的积极性就越高。如果不论事情大小,都是浓笔重彩,大肆宣扬,抑或过高的评价都会让学生产生虚假做作、言过其实、哗众取宠的感觉,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产生逆反心理,反而不能激励学生不断努力。只有把握好不同情况下的表扬力度,才能调动学生积极情绪的参与,使学生产生共鸣效应,做到有的放矢,言之有效。

    宜把握好表扬的信度,忌无针对性。美国行为科学家莱曼。波特和爱德华。劳勒提出的期望激励理论认为,奖励要以绩效为前提,不是先有奖励后有绩效,而是必须先完成组织任务才能受到精神的、物质的奖励。当人们看到他们的奖励与成绩关联性很差时,奖励将不能成为提高绩效的刺激物;奖惩措施是否会令人满意,取决于被激励者认为获得的报偿是否与事实相称,是否符合公正的原则。如果他认为符合事实符合公正的原则,当然会感到满意,否则就会感到不满。众所周知的事实是,满意将导致进一步努力。

    这个理论给我们的启示是,只有学生有了良好表现之后,针对事情本身的表扬,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如果教师的表扬,只是基于对某个学生的印象泛泛而谈,而不能指向具体事物,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表扬的可信度就会大受影响。例如语文课上,学生朗读后,有的教师给予表扬:“你读得真好。”这样的简单表扬是笼统而模糊的,究竟好在哪里?读得好的地方得不到肯定,不好的地方得不到指导,把握不当的地方却得到了教师的认同。结果,弄得学生雾里看花,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读好课文的标准到底是什么。这样不分是非的表扬是空泛的、无原则的,不能真正起到对学生的激励作用,无法帮助学生明辨正误,还会模糊学生的认识,包括对知识的理解和对自我的认识。学生也没有真正体会到成功的欢乐。

    * 有益的称赞:我喜欢你的卡片,很漂亮,也很风趣。孩子的感觉:我的品位不错,我可以信赖自己的选择。

    * 无益的称赞:你总是这么体贴。

    * 有益的称赞:非常感谢你今天洗了盘子。孩子的感觉:我很负责。

    * 无益的称赞:你比其他人做得好。

    表扬是施予生命的一缕阳光,教师有义务让学生感受阳光的温暖。但是只有表扬真正发挥了激励和促进作用,我们才真正把握了表扬艺术的真谛。中小学生作为成长中的学习主体,不稳定、脆弱、敏感,而且充满幻想、渴望,又有相当丰富的能量与精力,我们必须全身心投入、细心地观察,恰当的表扬才有可能避免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