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客小说网 www.zkxsw.com,最快更新南明战神最新章节!
许多东西,需要秦义的拍板才好进行,卫景瑗虽然是水师提督,但也只是在水师中是说一不二的老大。
到了外面,依旧需要人情手段才能获得帮助。
就比如招募水师士兵此事,秦义开口说句话,就能让水师的招募范围扩展到了全国,谁敢阻拦水师的招募?想想背后是秦义,你还敢阻拦?
有大人物在背后撑着好办事,不用披荆斩棘,也没有坎坷道路,一切水到渠成。
这就是权利的作用。华夏大地上下五千年,历来都是如此,已经是骨子里的东西了,无法改变。这不单单只是体制问题。
看着茁壮成长的水师,秦义心怀大慰,在君山停留了数日后,继续南下。
这是秦义观看将近一年的小范围改革成果之旅。
一切改革都是润雨无声,顺理成章,没有引起外界的波澜,也没有引起内部的抵抗。
湖南卫所的改革在秦义看来很成功,起码卫所再也没有了吃空饷的事情,也没有了士兵懒散到不想拿起武器。
脱离农作的卫所制度,让士兵彻底成为了职业士兵。
这些士兵由屯田的屯民提供粮食,朝廷再拨付一定的军饷以及购买物资钱财。
卫所也有着保护屯民的指责,而且卫所也担负着在农闲时训练屯兵的职责。
在经过改革之后,卫所不再是自给自足,而是依靠屯民以纳税形式缴纳的粮食来养活,卫所士兵也不再是浑浑噩噩渡日,不知道未来的目标何在,他们现在每日训练,神采奕奕,在思想教育下,懂得了为什么来当兵。
这是目前最满意的一向改革,也是收益最快,得效最好的一项改革。
虽然这个改革对秦义来说并没有多大的作用,但他为秦义以后的军制改革提供了信心。
建宁卫所是新成立的卫所,位于长沙府,从长沙府顺着湘江上游,往南而去,策马八十余里,在江岸边,可以看到一个由卫所士兵的家属汇聚成的小镇,而在江岸东边,则是军营所在。
卫所制度在秦义的改革中,士兵和家属必须分开,士兵没有在假期不得归家,必须待在军营中,而士兵加入在没有上级军官的同意,不得在任何时候踏入军营禁地。
所以在许多卫所的旁边,都有一个由家属组成的小镇。
小镇是建立在古建宁县城的遗址上的,建筑房屋的许多材料是直接取自古建宁县城的废墟。
而现在的建宁县县城迁移到了距离此地的八十里的上游江岸。
不过在经历了多年的战乱之后,建宁县城的人口大幅度减少,已经只有寥寥的两三万人。
秦义在长沙府停留五日,巡察了一番后,继续南下,来到这个湘江边的卫所。
在西岸,秦义站在江岸,看着汹涌的江水,泪流满面。
这里依稀可见后世三百七十余年后的河岸,秦义能分辨的出,这就是自己小时候经常在这里玩耍的河畔。
整整相隔三百七十一年的时光,再次回到故乡,可只依稀看到记忆中的故乡的模样,看不到故乡那些日思夜想的人。
河水流淌了数千年,能否将相隔着三百七十一年时光长河的思乡之情带到未来?
秦义站在熟悉柔软沙滩上,江水带着湍急的流水声,跪在地上,泣不成声。
回不去的故乡,见不到的人……时光太残酷。
在河堤上的众人,注视着那跪在沙滩上,面对湍急河水,痛哭流涕的将军,沉默无声的站在河滩上,听着那撕心裂肺的哭声。
“这里,或许是将军的故乡吧。只有思乡的人,才会哭的这么悲惨!”范建喃喃说道。
秦义从沙滩上爬起来,用着他最快的速度跑到河堤上,上马,战马似乎知道主人的急迫,以最快的速度向前跑着。
跟在秦义后面的是三千黑甲军队,带着肃杀与一股莫名的沉重情绪远远跟在秦义的后面。
两座青山相隔的小山谷,丛林密布,一条小路幽直的伸入山谷。
秦义在小山谷外面停了下来,在山谷的另外一边,是农田,田间依稀可以看到劳作的农民。
不过这片农田与秦义记忆力的那片农田,要小许多许多。
组成山谷的另外的一座山,也没有挖空移走,成为一片菜地。
在面南的这座小山下,没有记忆中的家,只有着秋季萧瑟的树林。
在这里秦义渡过了童年,之后便开始了流浪,开始了传奇的一生,十余岁开始习武的他,打破一个又一个的记录,名满武林,在擂台上,花式揍各国拳击高手,在UFC力挫全球高手,在西伯利亚的地下拳场,百连胜全身而退,在武当偷学了内功心法,来到这个时代却知道了自己偷学的只是残篇。
在那时候,思乡的情绪还是很淡很淡的。
只是回到了这个时代,思乡之情反而越来越浓重。
可浓重又如何?再也回不去了。
在山谷外,站了许久,秦义的情绪渐渐平稳,在最后看了一眼未来的故乡所在,秦义转过身离开了此地。
在江边的小镇名字延续着废墟上的名字,取名为建宁镇。
走入小镇中,镇上的百姓倒是对穿着盔甲的士兵没有什么害怕的情绪,甚至还有人用着秦义记忆深处那他觉得早已经忘记的方言打着招呼:“伢子,放假回来啦?”
秦义笑着点了点头,想要张嘴,却怎么也说不出相似的方言。
人们常说,离开家乡久了,会忘记家乡话,果然没错。
小镇中的商业气息很浓厚,这座在江岸的小镇,得益与因为建宁卫士兵往来两岸所建立的港口,这里成了在湘江商船的歇脚点。
东岸是卫所管辖,等闲船只不的靠岸,于是位于西岸的港口很是繁荣。
在小镇中逛了一圈,可以看出,建宁小镇的百姓过的还是很富足的,不似秦义在北方所看到的小镇,经过多年的战乱后,呈现出来的是贫穷、脏乱。
小镇外则是大片的农田,这是小镇中百姓的产业,建宁县的屯田安置并没有在这块区域,所以这里许多田地都荒芜无人开垦。
谁开垦的土地就是谁的,只要去衙门备案,然后衙门的人过来丈量土地面积,这块土地就是属于开垦的人了,只要这块土地种植了粮食,就需要纳税了,当然纳税也分种类,若是种植粮食,则纳税比较少,种植其他作物,纳税就比较重,这是鼓励百姓种植水稻等粮食作物。
如今天下都缺粮,必须要让百姓种植水稻。
这些只是初步的改革方式,在秦义的设想中,商业发达后,完全不再用缴纳农业税,朝廷还可以对种植粮食作物的农民进行补贴。
如狂风扫落叶式的改革注定是失败的,前有庆历新政、王安石的改革,往近处说有张居正的改革,再往后说有戊戌变法,这些改革无一不是太急躁,妄图一下子就把天下变成自己心目中的样子。
可是这可能吗?根本不可能的,除非是开国皇帝,凭借开国余威,在新兴帝国的这张白纸卷绘上可以尽情凭借自己的想法来涂抹作画帝国的制度。
作为一个穿越者的优势除开知道历史的走向和时代潮流之外,就是懂得审时度势,懂得借鉴,也懂得变通,也有着远超古人的局势观。
尤其是局势观,秦义有着太多的杂闻了,有太多的历史事件可以用来思考了,这就是作为一个后世人生活在信息大爆炸时代的好处,什么样的杂闻随手打开网页就可以知道。
作为穿越者,局势观大概是最大的优势吧。
田间的晚稻抽着金黄色的穗,穗间挂满着饱食的颗粒。
稻粒虽然饱满,可是穗上挂着的并不多,在这个时代,水稻的产粮并不高。
站在田间,闻着稻香,远处有老农在观望着这个站在田间穿着盔甲的青年,缓缓的走了过来,:“年轻人,是对面卫所的孩子吧?不会去陪家人,怎么来这田间?”
老农有种说不出的亲切感,或许是老农说着家乡话的缘故吧,满是褶皱的脸,让秦义想起记忆深处中那个也总是在田间劳作的爷爷。
“老人家,这晚稻都能收割了,为什么还不收割呀?”坐在田埂上,秦义对老农问道。
这块田地显然是属于老农的。
这年头还没有烟杆,若是有,老农手中拿着烟杆在嘴里吧唧,那就是和秦义记忆中的爷爷彻底的重合了。
老农看着江对岸那依稀可见的营寨,对秦义道:“等我家那小子回来,那小子特意嘱咐我,今年让我等他一起收禾,哈哈哈,难得他有这份孝心,那就听他的。算算日子,这两天,那小子也快回来了!”
“老人家,家中就只有你和在军营的那个兄弟了吗?”
老农神色有点黯然:“孩子他爹和娘都死在了流贼之乱中,留下孩子和我这个老不死,所幸孩子出息,没丢脸,在军中是个伍长!都说孩子有出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