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分化之计

呱呱叫 / 著投票加入书签

作客小说网 www.zkxsw.com,最快更新中华异史最新章节!

    张慎言寻声望去,却见一人踱着慢步从那些士兵们中间走了出来,来人青衣方巾,手挥一把紫竹折扇,眉毛浓黑,面堂白皙,却正是那莫不计。

    莫不计一边摇着折扇,一边望着愣在那里的张慎言,不紧不慢的说道:“方才莫某正在茶楼与人聊天,却忽然听见御街上有人嚷嚷,莫某出去一看,这才得知是那些进京应试的儒生们在街上乱跑,仔细一打听,才知原来是张大人带着儒生们在皇宫门口闹事,却不料被兵丁们一吓,顿时作鸟兽散。如今既然连史阁部与吕大人也劝导于你,那么依莫某之见,张大人还是老老实实的将人都带走吧,免得误了卿卿性命。”

    “无耻!无耻至极!”张慎言破口痛骂道“象尔这样的人简直是斯文扫地,甘心替奸佞张目,甘心为虎作伥,实在是读书人中的败类!今日老夫要替先圣人清理门户!”说完,张慎言便走上几步,挥手便向莫不计脸上掴去。

    莫不计毕竟年轻得多,他马上向后退了几步,躲开了这软绵绵的一击。他轻蔑的笑道:“斯文扫地?谁才是斯文扫地?君子动口不动手,莫非张大人已忘记了?”

    张慎言一击未中,一个踉跄,又险些跌倒,幸亏站在他身后的孔季康眼疾手快的扶住了他。张慎言气喘嘘嘘的瞪着莫不计那张略显得意的脸,气得半天也没说出话来。

    莫不计转过身子,将折扇收起,向着那些儒生们抱了抱拳,并喊道:“诸位士子都听好了!今日张慎言诓骗你们前来,完全是为了一己私利,诸位不可再跟着搀和这趟浑水了,小心耽误了前程。莫某知道,诸位中有一大半是进京赶考应试的士子,寒窗多年,为的就是这金榜提名的一天。楚国公知道大家的心情,所以才这么急着开恩科,一来想为国取士,二来则是为了赏大家个前程,诸位可能还不知道吧?今日朝议正是楚国公与靖海公商议恩科举行的具体日子,被你们这么一闹,不仅让他们心中不快,而且极有可能将恩科之日向后推,而这一推,就不知道何时方能举行了?所以,莫某奉劝诸位一句,趁着兵丁还未将你们的姓名记下,快些散去,各自回到居所,好好温习功课,到了科举那天,也好顺利应试,莫某就在这里先预祝各位金榜提名了!”

    莫不计见其中有些人心意已动,便知应该趁热打铁,于是转过身去,向那些士兵下令道:“众兵丁听令!从现在起,凡有擅闯大内者,一律格杀!一刻钟后,若众人还不散去,就请来随军师爷,将这些人的姓名记下,免得有奸邪小人混水摸鱼。”

    莫不计的这几句话非常管用,剩下的那些儒生也立刻闻言而动,转眼间便又走了二三百人,留下的人已不足五百,而且也是人人自危,随时准备开溜。

    张慎言见自己带来的人越来越少,而且已经完全没有了开始时的那种豪气,顿时如丧考妣的痛哭起来,他抱着那牌位,踉踉跄跄的走到那张供桌边,将那牌位放到供桌之上,并从跟在自己身后的陈鼎手中接过另一个牌位,也放在那供桌之上,接着,他绕到供桌前“扑通”一声跪下,口中哀号道:“苍天呐!你不公,你不公啊!”在老泪纵横的张慎言的带领下,剩下的那些儒生也纷纷跪了下来,不少人跟着哭了起来,庄严肃穆的皇宫正门前顿时哀号一片,如同哭丧一般。

    正当张慎言带领着众儒生们跪在皇宫正门前哭泣的时候,在离那正门大约百丈的一座三丈高的塔楼上,楚国公林清华与靖海公郑森正站在那结实的档板后面,用手中的千里镜透过射击孔,向着正门眺望,观看着那里正在上演的闹剧。

    郑森叹道:“想不到你我二人此举居然会闹成这样的局面,当真是让人有些担心。”

    林清华没有心思跟郑森一同感叹,他只是向站在身边的一名士兵询问道:“这座塔楼高度还是有些不够,最少也要达到五丈高,否则的话,眺望距离很短,只能监视皇宫附近。”

    那士兵答道:“回元帅,这只是临时搭建而成的,那种水泥的碉堡正在搭建之中,相信再过一两个月,就能将全部的二十座碉堡建成。”

    郑森显然被林清华与士兵的说话吸引住了,他收起手中的千里镜,问林清华:“楚国公前些日子建得那种水泥碉堡甚是坚固耐用,寻常大炮很难将其击毁,郑某看着很是眼谗,不知楚国公肯否卖些那种叫‘水泥’的东西给我?”

    林清华笑道:“当然,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只要你出得起钱,我就能卖给你。”他顿了一顿,问道:“有一件事我想向靖海公打听一下,你的那些闽浙行商是怎么一回事?他们的身份到底是怎样的?”

    郑森略微愣了愣,随即说道:“他们每年向我多交一笔税银,是以比寻常商人行事要方便得多,其他的就没什么希奇了。怎么?楚国公忽然问起此事,却是为何?”

    林清华说道:“也没什么,只不过前几天我到顺天府去巡查,从那里得到个状子,那状子是告几个闽商欺行霸市、勾结匪类谋害同道的,我见那些人身份似乎有些特殊,便暂时没有管,想先问问靖海公的意思。”

    待林清华将那朱掌柜的遭遇说了一遍之后,郑森方才恍然大悟,他皱着眉沉思片刻,随即说道:“那朱掌柜到福州衙门去告,而那官员居然没有接状子?这可奇了!喔不如待我回去好好过问一下,免得被昏官蒙蔽。”

    林清华见郑森的脸色并未发生什么变化,心中摸不准他的意思,便将话头一转,说道:“靖海公坐拥福建、浙江,那里鱼米之乡,财赋重地,当真是个好地方,朝廷的赋税有一半来自那里。如今江南已经平定,天下也渐渐显出安定之气,只不过朝廷的国库倒是越来越窘迫了,自从靖海公将那浙江、苏湖一带的赋税自领以后,朝廷赋税的来源就完全断绝了,现在就连朝廷官员的俸禄都是你我二人各自支出的,这实在是十分的不方便。林某有个主意,不知靖海公能否同意。”

    郑森心中略微一紧,遂说道:“楚国公但讲无妨。”

    林清华说道:“既然如今你我二人分治东西,各自收的赋税钱粮各自处理,而现在南直隶由你我二人军队各自占领,收税也是各收各的,虽然你我二人属下官员的俸禄自然由我们自行发放,但是这南直隶的官员就有些不好办了,现在他们除了靠着顺天府收上来的一点儿税银之外,就靠着下面的贿银过活了,而这样一来,不仅不利于澄清吏治,而且还使得众臣人心涣散,容易为人所煽动,所以我想出了个办法,那就是你我二人各自从自己的官库中取出些银钱来,共同存入朝廷的国库之中,以后凡是南直隶官员的俸禄或者是朝廷的用度全部都从这里支取,这样一来,就省了很多事。”

    郑森在心里琢磨着林清华的建议,随后问道:“那你我二人各出多少呢?”

    林清华说道:“这个好说,一人一半,按照官员数量先行计算,待算出俸禄所需总数,然后再加一倍。”

    郑森笑道:“这样还是有些麻烦,倒不如各自发放更好。”

    林清华也笑道:“可是这样一来,要给那些官员多少俸禄呢?就拿上个月来说,吏部一名司员向你要了一月俸禄,后来便又跑到我那里去,向我表达忠心,于是又从我这里拿走了一月俸禄,后来我才得知,此人当真是厚颜无耻,吃完西帅吃东帅,果然是个墙头草。”

    “哦?有这事?”郑森显然很是吃惊“此人是谁?”

    林清华说道:“是谁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如何避免这样的事情再次出现,避免出现更多的这种墙头草,减少你我二人的俸禄支出。要知道,靖海公你是大财主,又是经商,又是贸易的,而我却穷得叮当乱响,不仅要拿大笔的银子赈济各地的饥民,而且还要修水渠、堰塘、河堤,你大概也听说了吧?前几天淮河溃堤,淮南淮北的大片田地变成了泽国,几十万难民逃荒到了扬州等地,光是这笔赈济银子就险些让我当了裤子,虽然鞑子也被洪水所阻,减轻了淮河防线的压力,但是我毕竟还是不能放松警惕,因此这军队的银子也是不能减的。这样左抽点儿,然后再右拿点儿,现在我已经是有些捉襟见肘了,别看一名官员的俸禄不算高,但是几百人加起来的话,就够我养几支镇虏军了!”

    郑森面色平静的说道:“既然楚国公缺钱,那么不如再多卖我些快枪、快炮,这样一来,不就可以宽裕些了吗?而且若你肯让我派工匠去学造快枪的话,我一次可以给你五百万两银子,这可是笔好买卖呀!”

    林清华叹道:“没办法,快枪造的太慢,连我都不够用,怎还有多的卖给靖海公?我的工匠全部都忙着造枪造炮,哪还有时间带徒弟?现在我只想省一分银子是一分银子,反正这些朝廷中的官员全都是摆设,只要养好他们,不让他们乱说乱动就行了。”

    郑森见林清华仍是紧捂着快枪的盖子不松手,只好再次放弃,说道:“此事容我再与属下好好商议一下,明日再来答复楚国公。”

    林清华见郑森很谨慎,便不再说此事,他想了想,随即转过身去,对一名卫兵说道:“你从侧门出去,将莫先生从侧门引进来,就说我要见他。”

    待那卫兵走后,林清华再次举起手中的千里镜,向着那皇宫正门外的那些儒生望去,看了半晌,他忽然对郑森说道:“真是有些让人觉得讽刺。”

    郑森有些惊讶:“讽刺?”

    林清华接着说道:“想当年,朱元璋在南京借着蓝玉案、胡惟庸案杀了不少人,而那些人中多半都是象他们这样的读书人,但奇怪的是,他们好象全然忘记了这些事情,现在反而要为朱家讨回公道了!真是健忘的很。”

    郑森无法理解林清华的想法,于是只好敷衍的笑笑,转过身去,继续用千里镜观察那些依然跪在烈日之下的儒生们,当然了,还有他的老师陈鼎。

    林清华叹道:“朱元璋的儿子朱棣也不算差,方孝儒一案诛了方氏十族,比九族还多上一族,当真是让人不寒而栗,方孝儒这个老糊涂死了并不可惜,只是可怜了他的那些族人和学生,真是可怜。我在想,假如历史能够重来,假如朱元璋和朱棣还活着的话,你说说看,他们将会怎么处理这些儒生?”

    “当然是打板子、砍人头、腰斩了!”莫不计的声音从林清华身后传来,替郑森回答了这个问题。

    莫不计向着转过身子的林清华与郑森两人行礼,说道:“莫不计参见两位元帅。”

    林清华笑骂道:“胆子越来越大了,竟然敢偷听我与靖海公的谈话!”

    莫不计也笑道:“不是属下愿意偷听,而是元帅的声音太大了,属下在塔楼下就听见了。幸亏元帅是在宫内说这些话,若是在宫外说这些话,并被张慎言这样的人听到的话,恐怕要把他们给气昏过去,而且当他们醒来之后,一定会引经据典,大说蓝玉、胡惟庸、方孝儒的坏话,说皇帝杀他们杀的有理,至于他们的那些族人嘛,也许正应了那句老话,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谁让他们是贼人的族人呢?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啊!”林清华笑着问道:“那,假如桂王或唐王要你死,你会不会死?”

    莫不计一脸严肃的摇了摇头,说道:“不会!虽然莫不计读的书不少,但还没有傻到那种地步。不过话又说回来,即使是现下跪在宫门口的那些儒生之中,又有几人会真正为朱明殉葬呢?李贽说的好,‘被服儒雅,行若狗彘’,这就是如今大多数儒生的写照,别的不说,就看看那些投降了鞑子的官员吧,他们之中哪个没有读过圣贤书?哪个没有应试过朝廷的科举?哪个不是大明朝的臣子?可是鞑子一来,刀往脖子上一架,立刻屈服,甚至更有不少人在鞑子没来的时候就做好了迎降的准备,他们心中何曾有过圣人之道?”

    听到莫不计这样说话,郑森有些惊讶,便问道:“那为何张慎言会如此呢?”

    莫不计说道:“私心,完全是私心!”

    郑森更惊讶了,追问道:“私心?不会吧。他为大明社稷请命,应该是公心才对呀!”

    莫不计摇头道:“非也,非也!他的私心与一般人不同,他所要的不是利,而是名,他要的是千古流芳之名,他要的是忠臣之名,他要的是圣人之名。为了这个‘名’,他可以抛下一切东西,包括他的性命,而且还包括他的家人、学生的性命,假如他在永乐朝的话,恐怕会跟那方孝儒一个下场。不过,也许是他命大,遇见了二位这样宽宏大量的人,要不然的话,只需二位一道军令,不仅跪在这里的数百人身死当场,而且连他们远在家乡耕田、织布的亲族也不能幸免。所以,依莫不计之见,他们真是百世修来的好福气。”

    林清华笑道:“你是越来越会拍我的马屁了!”

    郑森则沉着脸,问道:“你怎知我会放过他们?若我执意杀掉他们的话,恐怕也没人敢为他们说情吧?”

    林清华满脸兴奋的望向莫不计,有心看他怎样回答这个问题。

    莫不计不慌不忙的答道:“这个道理很简单,因为那里有陈鼎老先生,据我所知,他是靖海公的老师,而靖海公能背上这个弑师的罪名吗?假如你留下他不杀,光杀别人,那么陈鼎老先生会偷生吗?那样与直接杀他有何区别?而且在莫不计看来,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使得靖海公不会轻易下达杀戮之令。”

    郑森心中一动,问道:“什么原因?”

    莫不计说道:“莫不计与楚国公相处了这么长时间,对于他的秉性了解的已比较清楚,别看楚国公杀起鞑子、贪官来毫不手软,但他却从来没有滥杀过读书人,因此,今日他也是不会下达这个杀戮命令的。按照如今朝廷政令的惯例,没有二位的印玺,朝廷的政令是发不出来的,而依莫某看来,楚国公是无论如何是不会盖这个章的了,所以嘛,若是靖海公真想杀人的话,恐怕只能以自己的名义下达命令了,这样一来,全天下的人都知道,是靖海公杀了这些人,而不是楚国公杀了这些人。”

    郑森沉默下来,在心里仔细的掂量着莫不计的话。

    林清华笑道:“那你倒是说说,我为何不喜欢杀读书人?”

    莫不计犹豫了片刻,说道:“莫不计斗胆瞎猜,楚国公大约是为了收天下士子之心。”

    林清华摇了摇头,说道:“你猜错了!什么叫‘收天下士子之心’?我可没那闲工夫跟他们瞎废工夫,我不杀读书人,自然是有我的理由,以后你慢慢会明白的。有句俗话你大概还没有听说过,那就是‘屠刀既已拿起,就很难再放下’,杀戒一开,想止都止不住。”他顿了一顿,随即又道:“你今天有些反常啊!怎么这么多话?让我猜猜你的心思,看看我猜得对是不对。”

    林清华闭着眼睛,装模做样的晃了晃脑袋,随即睁开眼睛说道:“其实你是想通过这种方法劝我们不杀这些人,是不是?”

    莫不计有些惊讶,愣了片刻工夫之后,作揖道:“楚国公慧眼如炬,一下便看破莫不计的心思,当真让莫不计佩服。莫不计确实是想向二位替这些士子求个情,看在他们多数是受人蒙蔽的份儿上,放他们一马,这些人寒窗苦读多年,如今远道而来,到南京赶考,就盼望着有一天可以金榜提名,光宗耀祖,若是因为此事而断送了他们的前程甚至是性命,着实是冤的很,所以莫不计才挖空心思想出了这么个主意,还望二位元帅勿怪。”

    郑森冷哼一声,说道:“这些人当真是不识好歹,前几年朝廷一直忙于征战之事,所选官员多半是从名士之中征募,科举几乎是摆设一般,今日我与楚国公两人刚刚辅政,就开恩科,有意让他们平步青云,可是他们偏偏不识好歹,真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林清华问道:“你说这些人中有此次前来赶考的士子,那么到底有多少人呢?”

    莫不计说道:“至少有六成是此次赶考的士子,剩下的则多是张慎言的学生、好友和家人,也有少数混水摸鱼之辈,不过他们现在大多已经跑了。”

    郑森说道:“我早就说过,东厂不可撤消,可是楚国公偏要撤消,现在知道东厂的好处了吧?”

    林清华说道:“话不能这么讲!当初我提议撤消东厂的时候,你不是也没有什么异议吗?而且此举大受臣民称赞,百年弊政一朝革除,人人拍手称快,怎可说这样的话呢?”

    莫不计见两人似乎又出现了分歧,便忙着说道:“即使东厂在,也无法及时查出这件事情。方才属下稍微打听了一下,得知那些士子原先并不知道详情,只是那张慎言领着人抬着供桌沿着御街走,一边走,一边散发揭帖,他们于是得到消息,这才赶出来,所以,与其说是有预谋,倒不如说众人是来凑热闹的,只有那张慎言等人是真正有预谋的,好象他们早已与那些罢职的大臣相互串联好了,只等今日动手闯宫,但似乎他们之中也并非人人都赞同,象那史可法、吕大器就没有与他们一起来,可见此事并非真的是棘手之事。依莫某之见,只需将张慎言拿住就可以了,其他的人或不予追究。”

    郑森显然不太同意莫不计的话,他说道:“这件事的幕后也许有更大的阴谋,必须仔细查查,若没有阴谋的话,那黄道周怎会在朝堂上忽然发难?”

    林清华知道他仍对黄道周耿耿于怀,遂说道:“黄道周应该是与张慎言串通好了的,看起来朝廷中还有人对我们辅政不满呀!”

    郑森恶狠狠的说道:“岂有此理!看我怎么收拾黄道周这个吃里爬外的匹夫!”

    林清华不想与郑森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下去,便将话锋一转,说道:“现在最重要的是如何处理这件事?依我看,这些士子恐怕不会自行退去,我们还是要想点儿办法。”

    “这还不容易?派兵丁乱棍将他们打走便是!不走的,抓!”郑森显然想尽快将这件事情了结。

    莫不计忙说道:“不妥。俗话说‘刀枪无眼’,这些士子整日抱着诗书苦读,身体孱弱,怎经得住那些身经百战的兵丁们的殴打?”

    林清华很是赞同莫不计的话,他点头说道:“不错。而且这样一来,虽然事情很快就能解决,但是以后一定会留下很多的后患,与其以力服人,不如以理服人。”

    郑森问道:“那依楚国公之见,如何是好?”

    林清华沉思片刻,说道:“最好的办法是尽快举行科考,既可以分散他们的注意力,又可以分化他们。”

    “分化?怎么分化?”郑森问道。

    林清华说道:“在考题上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