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客小说网 www.zkxsw.com,最快更新碧波文集最新章节!
三峡有个方言俚语叫“迷糊”不知什么时候我就用上了这句口头语,也不知在什么地方我们都进入了“迷糊”境地!以至今天我们仍旧感到似懂非懂地“迷糊”
“迷糊”或许曾经是指一种视觉感观。蜃楼海市,虚无缥缈,若即若离,或明或暗,熟视无睹,似是而非,重重雾障,层层云翳,那是一种朦胧的美!我想起了南宋词人吕本中踏莎行的妙句:“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借梅怀人,迷离恍惚,含蓄隽永。这里以“似”和“不似”写梅雪相映的奇绝之景“似”当指色“不似”当言香。吕本中见雪兴怀,睹梅生情,登楼抒感,对月寄慨,把悔恨离别之情委惋道出,有着一种“迷糊”的美。这种迷糊不同于明快,但也绝非晦涩可比!她是雾中花、纱后女,初看不明析,细看可辨形。譬如画龙点睛,在云彩翻卷之中,东现一鳞,西露半爪,最后见首点晴,因而显得体态夭矫,神韵十分。
“迷糊”或许曾经是指一种神志状态。北方有句俗话说“找不着北”说的是人糊涂、发蒙,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其他地方也有类似的方言,比如上海人说脑筋“僵塔了”南京人说这人“孬了”我老家人说“脑子起雾、进水了”如今的笑星赵本山说“迷糊”则已经把分不清方向当做神志不清的最深程度。如醉如痴,似醒非醒,漫不经心,醍醐灌顶,那是一种半人半仙的感觉!试看南宋词人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作者奇特的想象、奇高的兴会、奇富的文才,融解在一片皎洁莹白的月光湖影中,变得“透明”、“澄澈”显得“超尘”、“脱俗”经过了“宇宙意识”的升华,越发带有了神秘性、优美性,简直是“迷糊”到家了!最令人回味的句子是“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妙处”何在?在于物我交游、天人合一,在于宠辱皆忘、“难得糊涂”!
“迷糊”当今更多地被用来专指一种泛人际关系了。
“迷糊”当属一种不确定性的关系。是忘年至友还是陌路邂逅?是红颜知己还是梦幻情人?是两小无猜还是心有灵犀?是逢场作戏还是倾情相爱?是索然无味还是魅力四射?是狼狈为奸还是腥腥相惜?是两情相悦还是一厢情愿?是也不是。一切矛盾的、极端的、光怪陆离的、匪夷所思的东东都在“迷糊”、“半迷糊”状态下浑然一体“和平共处”呢!
“迷糊”的魅力正在于是与非之间。留出巨大的空间,让你可以发挥想象尽情地去竞猜,试探,游移,求索。女人会因为对方的暧昧而容易陷入幻想之中。猜想着:他的容貌,他的身材,他的学识,他的品位,他的幽默感,他的甜言蜜语。甚至会一闪而过地想着要嫁给这样一个男人——如果他还没结婚的话!男人则会感激她的温柔,感激她的耐心,感激她的聆听,感激她的笑声,感激她的不厌其烦。
但“迷糊”当有“度”什么是度?度是质和量的统一,是事物保持其质的量的限度和范围。在度的范围内,事物保持其原质的存在。所以做什么事都要有火候。打铁要火候,贴烧饼要火候“迷糊”也要守火候。关于这个“火候”自古以来就是最难把握的。欠则生,过则糊;浅则浮,深则沉;多跨半步就变成错误,抽身而退却是遗憾!自古以来,能把握住火候的人都是些很成功的人。那么什么是好的“火候”呢?花开半则止,酒微醉则停,言刚欲尽而意未了――这就是好的“火候”要把握它,就得十分注意“适可而止”
比如友情还不等于爱情,喜欢也不等于爱。喜欢是和他讨论问题时争得面红耳赤,各不相让,在他面前像个刺猬一样从不认输,但在心里却早已暗暗佩服他的见地、他的才华;爱是希望他和自己步调一致,和自己心灵相通,他无心说的一句玩笑话也能让自己顷刻情绪低落甚至眼泪汪汪,在他面前,自己是从不设防的!喜欢是在深夜看书时突然想起他,想象他现在做什么,心里漾起一阵轻飘飘的温暖,却从不主动给他打电话,几分钟后,注意力又重新被书中的情节吸引;爱是在寂寞的夜里,思念如潮水般涌来,手里捧着书却怎么也看不进去,心里惦记着他此时是否还在加班,吃没吃晚饭,是不是如自己想着他一般想着自己!假如垂直算爱的话你就把握在45度左右吧!比友情多一点,比爱情心跳慢一步。两个人再如何地好也不要改变既定的和谐,也别幻想着角色的转换,否则只有痛苦和失望。如果未曾谋面的话就更不该冒这个险了。就把它当作一种友谊,好好的放在保温箱里,给它起个动人的名字叫迷糊。迷糊有一种神秘感——对爱情、对对方。其实迷糊状态是最好,可以为之喜也会为之忧,没有捅破那层纸,谁都不知道对方是怎么想的。一但将“爱”说出了口,所有的激情就变成了嚼蜡!
推崇“迷糊”理念,把握“迷糊”火候,维护“迷糊”境界,演绎“迷糊”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