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客小说网 www.zkxsw.com,最快更新碧野湘子文集最新章节!
花旦名叫梅一枝。梅一枝的老家在一个山村里,三十多年前,梅一枝家所在的那个村里有支文艺宣传队,也就是在水库工地和晒谷坪里进行表演的那种。只读过一年初中的梅一枝,是那支文艺宣传队里最为出色的一个。虽然那时她才十四、五岁。有一年,县剧团到各乡村去选“苗子”带队的一眼就相中了梅一枝。于是,梅一枝转眼间就从一个山村小丫头,变成了县城剧团的演员。那一年她只有十六岁。这对当年十六岁的梅一枝来说,简直像一下子坠入了一个美妙的梦境。那时候的县剧团还是很风光的,好几十号人,称得上年轻漂亮的女演员也很多。可刚从山村里走来的梅一枝,混在这群人中间,就是格外打眼。用时髦话说就是天生丽质。如果仅仅是天生丽质,倒也还罢了,天生丽质的人多着哩。但是,才十六岁的梅一枝,除了天生的好身材、漂亮面孔和一副好嗓子,人也极机灵,却又看不出半点轻狂样子。在团里,她要张嘴和人说话,眼睛里就先漾出水汪汪的笑,谁见了都舒服。乡下孩子出身,平常又肯吃苦,什么活都抢着干。如此一来,她的人缘也极好。于是,在她来到县剧团的第二年,就能捞到上台演个像样的角色了。等到她以披红着绿的主角形象登台时,更是把所有人的眼睛都照亮了。
那时,团里有个姓俞的,是头牌花旦,年龄虽说有三十好几了,人长得漂亮,戏也唱得好,就是性格不随和,总喜欢拿白眼球看人,所以人缘很差。但她老公是县文化局的领导,别人也不能把她怎么样。从年龄上说,梅一枝应该叫她“姨”但是,无论人前人后,她都是一口一个“俞姐”叫得又亲又响。
俞花旦本来并不怎么喜欢梅一枝――不光不喜欢她,还在暗地里恨着她:恨她的青春和美貌,恨她的好嗓子和好身材,更恨她脸上看上去一片天真烂漫,而眼睛后头却藏着深深的心机。她在背地里对人说,这个梅一枝啊,又没学过戏,又没学过舞,能一下子从一个山村里搞到我们剧团来,不知她暗地里和人家有什么交易呢。这话一下子就有人传到梅一枝耳朵里了,但梅一枝仍是装着什么也不知道的样子,天天赶着俞花旦俞姐俞姐地喊。她妈从乡下给她送来一桶她最爱吃的糯米糍粑,她自己舍不吃,晚上悄悄地全送给了俞花旦。俞花旦因为人缘差,平常没什么喜欢跟她亲近。梅一枝却偏偏在人多的地方赶着紧跟在她身边。人家俞花旦总之也是个善良的人,于是,有一天,旁边没人时,她就拉着梅一枝的手,说不出是什么滋味地叹了口气说,唉,我就收了你做徒弟吧。十七岁的梅一枝激动得当即跪倒在地上,给俞花旦连磕了三个头。从此,称俞花旦为师傅。这还是俞花旦在团里正经收的第一个徒弟。
俞花旦对梅一枝说,你的坯子好,心里又灵醒,这两桩最难得。跟着我好好地学吧,只要一登台,你就会红起来的。唉,我反正也老了
俞花旦的意思,梅一枝明白得很;一旦她上了台,就是她梅一枝的天下了,俞花旦不退也争不过她梅一枝了,毕竟“美迟暮了”这一点,两个人都是心知肚明。于是,梅一枝就本本份份地对俞花旦说,师傅,我会一生一世记着你的恩的。
那时候,古装戏刚刚又开始抬头,团里正在排一出追鱼。戏里有真假两个“牡丹小姐”真牡丹不过是个配角,没什么戏。主角是假牡丹鲤鱼精。原本定的是俞花旦演假牡丹鲤鱼精,按当时的情况,是没有人能自不量力地去与俞花旦争这个角色的。梅一枝演真牡丹。梅一枝用她娘卖了一窝猪崽得来的二百元钱,托人从省城买来套俞花旦想都不敢想的高档时装,双手送到俞花旦面前,眼睛看着俞花旦的脚尖说,师傅,求你成全我!俞花旦望着她的那双亮晶晶的眸子,不由得打了个冷颤。其实,也并不是俞花旦想要那套高档时装,就宁可把那么一个好角色让出去,更不是担心自己的实力会在这个毛丫头面前遇到挑战,而令她想不到的是这么个山村里出来的毛丫头,身上居然有这么一股子让她难以招架的东西。换了别人,她也许正眼也不会看人家一眼。但是,这个梅一枝的眼睛里,却有一种让她暗自心惊的东西。而且,平日里看着她脚下好象安了弹簧似的步态,她的心情本来就有点沮丧。于是,在那出追鱼里,真假两个牡丹小姐,对换了角色。
那出戏演出时,年轻美貌的梅一枝,分花拂柳地上了台:今晚鱼儿巧梳妆,变个牡丹俏模样
那出追鱼,可以说是十七岁的梅一枝的“成名作”这个没有正经学过戏的女孩,进剧团后,几乎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居然就成了团里一颗光彩守目的“新星”其实,暗地里,她将俞花旦视若神灵,平常日子里,俞花旦的一招一式、一个眼神,她也要揣模三天三夜。自进剧团后,她每天天刚放亮就往宿舍前的那条小河边跑,对同寝室的女伴就说是要到小河边去搞晨跑。其实是一个人躲在一边吊嗓子,练身段。冬天的早上都能练出一身汗,却对别人就说是跑步跑的。还笑嘻嘻地说,乡下人,没干活身体就不自在,得多搞锻炼才行。当时的剧团,大家还不是太讲究练功什么的,好象没人想着要将戏唱得怎么怎么好,当什么名角色,更谈不上有什么“出人头地”的想法了。等到十七岁的梅一枝以主角的形象登台后,很多人才大吃一惊:这个乡下丫头,居然有这等本事?!
很快的,团里的头牌花旦的桂冠就转移到梅一枝的头上了。渐渐的,梅一枝在俞花旦前面也不再像以前那样低声下气了。在团里其他人面前,也没有那么小心翼翼老是给人家陪笑脸了,与男男女女们打闹时,不知不觉间就露出一些趾高气扬的味道来了。其它杂活儿,再也不去抢着干了。虽说俞花旦是个善良的人,但人前人后还是冷言冷语地说梅一枝,说她如今翅膀硬了,把师傅也不太放眼里了,还会拿正眼看你们?还说,我也不知道这些人是怎么搞的?拿着那么多正经儿上过戏校的人,就没有一个狠得过她一个乡下来的小丫头?
梅一枝在那个小县城里唱得大红大紫,成为团里光彩守目的台柱时,是在七十年末到八十年代末期的十年时间。由她主演的戏,每年送市里、省里调演时,总能拿到一个什么奖回来。那时候的梅一枝,可真成了春风第一枝啊,她从小县城里那些窄窄的、灰暗而颓败的小巷里走时,小巷子也会一下子变得明亮起来。无论她去菜市买菜,还是去医院看病,所有与她相遇的小城里人总是要多看她几眼,那时候,她的头上真的在闪烁着美丽的光彩。
八十年代中期的初秋,我们班上新来了一个刚从乡下学校转来的一个女孩子,是梅一枝的小表妹。女孩子和我的关系很好。在一个周末的日子,女孩邀我一同去剧团看她的大表姐梅一枝。去见梅一枝的那天,我的心情非常激动。我只在台下看过梅一枝的戏,再就是在大街上,偶尔远远地看见过她。台上的梅一枝,披红着绿,珠围翠绕,完全是存在于另一个世界里的人物。而在大街上看见的梅一枝,同样是那么地高不可攀,让人仰视,如仰望一道远在天边的、瞬息即逝的彩虹,或者是一团闪烁不定的耀眼的星光。和同学去看梅一枝那天,已是黄昏时刻。剧团是在县人民医院后面。我们得绕过医院后的那道高墙才能走到剧团。我知道那道高墙后面就是医院的太平间。从高墙的那一边,有时会传出一些哭声。天黑以后从那道紧挨着医院太平间的高墙外走过,对小孩子们来说,真是一件非同一般的事情,没有一定的勇气,是跟本没法从那里走过的。当我跟着梅一枝的小表妹穿行在黄昏的暮色中从那条小路上向剧团走去时,为了减轻心中的恐惧,心里只默想着梅一枝那如花似霞的形象。想见梅一枝的心情,足以抵挡医院太平间带来的恐惧。
那时候,梅一枝是与另外三个女演员同住一间房子。以四张床为据点,房子用四块大花布隔开来,花布帘子后面那一块儿空间,就算是这些如花似玉的女演员们的私人空间了。那天,我看到的梅一枝正低着头,用一只很大的搪瓷杯盛着一杯滚烫的开水在桌子上熨衣服。她的头发用一条紫色的丝带偏偏地扎着一个马尾,嘴里轻声唱着:今晚鱼儿巧梳妆,变个牡丹俏模样。
我和同学进去后,她头也不抬地仍在认真熨着她的衣服。同学和她说了几句什么。我很自卑也很小心地不出声,两只眼睛尽可能地多看看花布帘子内这一块儿地方里的梅一枝的生活场景。她的床上叠得整整齐齐的,纱布帐子上别着一块花手绢作为床铺的装饰物。她的书桌的上方墙上贴着一张画,画中是一枝又像梅花,又像桃花,又像杏花的折枝花。花倒也罢了,难得的是有一行题字:莫将春花一侧观。可惜落款的字太草,我认不出来。我猜想,这一定是个什么男人专为梅一枝画的。我就在心里将那一行字念了好几遍:莫将春花一侧观、莫将春花一侧观
现在想来,当初给梅一枝作画和题写“莫将春花一侧观”的那个人,一定是个男人,而且是个很了不起的人。那时候,小县城里剧团那些女子们谈恋爱的事情,就是本城人最热门的桃色新闻了。如果哪个女孩子在找对象上爱挑剔,那将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只要找了两个以上的男朋友还没结婚的,绝对就有“破鞋”之嫌了。可那个梅一枝,自进剧团的第二年,就开始不断地谈恋爱,而且常常换对象谈。所以,那时候,梅一枝的才艺和她的“破鞋”的名气一样地响亮。所以,在小城里人们的概念里,梅一枝就是“狐狸精”的代名词。
有一年冬天,梅一枝以“生活作风问题”被下到了一个乡镇里的文化站。有一天,同学悄悄对我说,她大表姐犯错误了,调到乡下去工作了。梅一枝走的那天,同学要去送她,我心里说不出是什么原因,也格外想去看一看犯了错误要被调走了的梅一枝会是一番什么模样。那天的天气不好,阴沉沉的,像要下雪。梅一枝穿着大红格子的外套,站在风中的公路旁等车。我觉得,那个冬天的一切都很灰暗,只有梅一枝是那一片灰暗中的亮点。后来过了很多年,我的脑子里还能记得当初梅一枝穿着大红格外套,在冬日的风中转身离去的身影。我想,她那模样,似乎是个专为犯“生活作风错误”而生的人。
不过,梅一枝在那个偏僻的乡镇文化站只呆了半年,就又回到了剧团。
梅一枝回到剧团,又照常是全团里最光彩守目的花旦,她坦然的目光里,倒比原来更多了一份凌厉的味道。据说,梅一枝在被赶到乡文化站之前和回到剧团之前,都到过当时分管文教的一位副县长的家里去唱过一次戏。而且,据说两次都是拍着那位副县长的桌子大喊大叫同样的一句话:“那是人家要害我,那是人家要害我!”
回到剧团后的梅一枝,除了唱戏,仍然是不断地与各种男人谈恋爱。她的日子,比起别的人来,仍然显得那么活色生香,丰富多彩。到九十年代初期,县剧团的日子一天不如一天,眼看着就要倒闭了。团里很多人都想方设法地调走了。当时的团长是刚从一家面粉厂调去的厂长。因为那个厂长是个业余作家,曾在报刊上发表过文学作品,所以我不仅认识,小县城里搞什么文学活动,我还和那个面粉厂的厂长一起谈过文学创作,好歹也算文学朋友。有一天,我不记得是到剧团去找那个当了剧团团长的文学朋友说什么,在他的办公室,遇上了梅一枝。算来,那一次,中间隔了六、七年没有见到过梅一枝了。那时候的梅一枝应该是三十好几的女人了。她走到团长的办公室,好象没有什么前奏,就见她很响地拍着团长的办公室叫道:要重组!要重组!不重组就只有死路一条!文学朋友团长低着头,耸着肩,一副委委缩缩的样子,嘴里轻声咕噜了一句什么。梅一枝可能还是听清楚了,就更加响亮地拍着桌子说,我真是看这得这种软jī巴样子的人。你干脆走人,让老子来搞!
她当时穿着一件窄窄的黑色紧身上衣,雪白的长裤,耳上嵌着一对大珍珠。她的一只手使劲地拍着桌子,另一只手上那几涂着鲜艳的指甲油的长长的手指,夹着一支长长的雪茄,在空中配合着嘴里的话,不停地挥舞着。那样子,有着一种难以言说的艳乍。那模样,在九十年代的小县城里,实在算是十分地先锋和前卫了。我又想起小时候在她的房子里看到的那副画和那句“莫将春花一侧观”
不久,梅一枝就真的当了剧团的团长。我那个面粉厂长出身的文学朋友,又调到县文化馆当馆长去了。不久,我就离开了那个小县城,不知道梅一枝当团长后,团里搞得怎么样了。又过去了十年,有一次,我回那个曾经生活了十多年的小县城看望旧时的几个同学和朋友,再一次见到了梅一枝,不过是在电视上。电视是本县的电视台为本县的名人们做的一个系列节目,除了其他几位男企业家,其中唯一的女性就是梅一枝。据说梅一枝近年来在团里搞改革,搞得很成功。去年她带着一台节目还被邀请到了外国演出,使小县城里的地方戏,走上了国际大舞台。电视上梅一枝的模样,与十年前又大不一样了,如果不说是梅一枝,我很难一下子就认出她来。算来,现在的她应该有五十出头了,很瘦,可能是减肥减得太厉害了。到了这个年纪的女人,太瘦了,就会显出憔悴来。但是,她居然穿着一件窄身的水绿色吊带裙,头发染成了淡黄色,蓬松地披了一头一脸,完全失去水份的眼皮上,却涂着厚厚的宝蓝色眼影,随着她双眼的眨动,那亮晃晃的眼影就一闪一闪的。她的细细的吊带装将她高耸着的瘦而硬的锁骨暴露无余,但她的眼神,仍是那副一笑倾人城的架式。一听她在节目中里所谈的内容,居然是说“女人怎么识别男人在求爱时所说的话的真伪”!原来,梅一枝现在还没结婚,还是在谈着恋爱。
这个女人啊,真是天生的花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