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重走长征路(五)

落花为谁 / 著投票加入书签

作客小说网 www.zkxsw.com,最快更新与儿子一起长大最新章节!

    “爸,接下来我们去那里?”回到宾馆后,萧小鱼问道。

    “去于都,那里是红军长征第一站。”萧鱼说道。

    “嗯,这个地方值得铭记,这是一个伟大的转折点。”萧小鱼说道。

    “小鱼,还记得中央红军开始长征的时候有多少人吗?”萧鱼问道。

    “好像是八万多人,具体数字,不记得。”萧小鱼答道。

    “你历史学得不错嘛。”

    “还行,您不常教育我,男人就要多学历史,学历史才能知兴衰更替,悟历史才能通达未来。”

    “知兴衰更替,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才能通达未来。”

    “你两父子别闲扯了,好好睡觉,转一天累死。”梅映雪催父子二人睡觉。

    “女王发话,快睡觉去。”萧鱼笑着对儿子说。

    “儿臣告退。”萧小鱼假做跪拜的动作。

    “臭小子,古装剧看多了吧!”梅映雪笑骂,身上的疲劳消去不少。

    “哈哈。”萧小鱼大笑着离开父母房间,回自己房间睡觉。

    第二天,一家三口离开瑞金,去于都。

    于都县位于江西省赣州市东部,是中央苏区最后一块根据地,也是红军长征集结地。

    八十四年前的十月,中央红军从这里踏上征程,开启伟大的战略大转移。

    在当时,失败的氛围笼罩着中央红军,悲观情绪在红军中蔓延,革命何去何从,星星之火,是否真的能够燎原?

    可以说,这是一个有些忧伤,有些失落的开始,但也是走向胜利的开始。

    失败、悲观没有击跨伟大的党,伟大的红军,也是从这一刻开始,红军开始反思,认真去寻找革命的答案。

    正是这种百折不挠的精神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态度,在危急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整个中国革命。

    “小鱼,你在想什么?”在去于都的路上,萧小鱼一直没说话,萧鱼猜他一定是在想什么事。

    “我在想长征这段历史。”父亲见问,萧小鱼收回思绪答道。

    “可有一些启发?”萧鱼问道。

    “有一些。”

    “说来听听。”

    “红军的反围剿失败,历史书上总结的原因是左倾盲动和教条主义导致的,这个总结很中肯。”

    “说具体一点。”

    “盲动和教条,在反围剿和长征初期,都表现的特别明显。”

    “先说反围剿的时候。”

    “在反围剿的时候,红军放弃了擅长的山地游击战,而去与敌人打城市攻坚战和阵地战。攻坚战和阵地战,对装备的要求很高,在当时红军的装备,远远落后于敌人,人数上也处于劣势。装备、人数都不如敌人,打阵地战和攻坚战,失败可以预见。”

    “嗯,你的评论很中肯,装备和兵力,虽然不是决定胜负的唯一因素,但打阵地战和攻坚战,没有好装备绝对不行。”

    “阵地战与攻坚战,削弱部队的机动性,同时放大装备上的劣势,这是第五次反围剿,战术上失败的根源。一二三四次反围剿,能取得胜利,红军使用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术,抵消了敌人在装备上的优势。这种战法,不但让敌人的重装备发挥不了作用,还让重装备成为他们的负担。”

    “非常中肯,小伙子你的军事素养很高。”萧鱼竖起大拇指夸儿子。

    “男子汉,时刻要想着保家卫国,如果没一点军事常识,当真正战争来临的时候,如何能保家卫国。”

    “臭小子,说你胖还喘上了,接着说长征初期。”

    “长征初期,红军被失败的悲观情绪笼罩,在转移时,只是一味的跑,既没制订撤退路线,也没派出军队佯动,更没伏击追兵,让敌人一直追着红军打,中央红军最大的损失就在这一时期。”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指挥?”萧鱼问的问题很有难度。

    “指挥不了,评论和亲临指挥是两码事,评论是站在第三视角,对一件过去的事评头论足。而亲临指挥,是身在现场,有很多因素,会左右一个人的判断。”

    “这话说到了点上,对人评头论足易,自己身体力行难。”

    “人都这样,严以待人,宽以律己。”

    “从你的观点中,可以看出,以长征初期的状态,红军很难取得长征的最后胜利。而事实上,红军获得了最后胜利,你认为是什么原因,让他们从失败的边沿,回到胜利的轨道。”

    “红军异于常人的处世方法,还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是促成他们从失败边沿,从回胜利轨道的根本原因。”

    “异于常人的处世方法是指?”

    “红军提倡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批评与自我批评,这是在反思,一个有坚定信念,又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不断成长的团队,想不取胜都难。”

    “嗯,的确是这样,若不是坚定的信念支撑他们,或许在湘江,他们就已崩溃。若不是提倡批评与自我批评,红军也难重回正确轨道。”

    “做成一件事,信念很重要,方法也很重要,而红军刚好兼具这两方面的特质,这种特质,决定他们在后来的斗争中,取得最后的胜利。”萧小鱼总结发言。

    父子二人讨论着历史,车已到于都。

    “两位历史专家,目的地已到,快下车。”梅映雪催父子二人下车。

    “于都,我来啦!”萧小鱼下车后仰天高呼,以此抒发他激动的心情。

    “我们接下来去哪?”梅映雪问道。

    “打个车,去当年红军出发的地方看看。”萧小鱼提议。

    “好。”萧鱼响应。

    一家三口,找了出租车,想去当年出发的地方看看,但时隔多年,物是人非,再也没人记得红军当年从什么地方踏出的长征第一步。

    一家三口,带着一个小小的遗憾,在于都找了宾馆住下,然后静静的享受,这个胜利开始的地方的夜。

    接下来,他们要去的地方是湘江,那个江水被鲜血染红的湘江,那个留下无数英灵的湘江,那个用鲜血铺就胜利之路的湘江。

    湘江的历史,厚重而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