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章 开口子

镶黄旗 / 著投票加入书签

作客小说网 www.zkxsw.com,最快更新重返1977最新章节!

    就在洪衍武把一些手里的事儿逐渐捋顺之后,他却意外发现家里情况有点不对劲了。

    他的亲爹洪禄承,不知为何,情绪似乎很低落。看报纸总出神吧,还总一个人长吁短叹。

    这让他不能不刨根问底儿啊。

    结果跟妈一打听他才发现。自己实在有点后知后觉,不配当这个儿子。

    因为王蕴琳告诉了他,实际上他爸爸差不多已经闹心一个多月了。

    也不为别的,而是因为报纸上先后刊登出的两条消息。

    先是10月7日,《京城晚报》在头版刊登了一篇《本市第一家个体经营的悦宾饭馆今天开业》的消息。

    上面简单地记录了“翠花胡同”的郭培基、刘桂仙,是如何东奔西走,才领到了临时营业执照和特殊粮油本的过程。

    也写了他们是如何历经坎坷,才在工商管理局的帮助下筹措到五百元资金,勉强开张的。

    但尽管“悦宾饭馆”只有二十五平方米的空间,只有四张圆桌,十六把长凳。可出奇的是,开业当天生意却异常火爆。

    排队都排到了胡同口,营业第一天,小小餐馆竟然接待了约二百个客人。

    而由于“悦宾饭馆”的出现和相关报道,起到了相当积极的社会效应。跟着到了11月4日,《京城晚报》上又刊登了一条重磅消息。

    说京城市政府已经正式批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允许个体户从事饮食小吃和小商品经营的请示》报告。

    这也就意味着工商个体户的经营范围再次扩大。从此之后,谁都可以合理合法开私营饭馆了。

    那洪禄承的心思还用说吗?显而易见是想起自己的老铺来了。

    王蕴琳当然是最能理解丈夫的人。只要洪禄承想干,她就会支持。为此,还曾特意问过他,是不是动心了?要不要把老铺重张?

    可洪禄承自己却口称他已经是退休的人了。这么大岁数了,再折腾恐怕会让人腹诽。又落人口实,说洪家人爱财。

    而且政策才刚松动,后面怎么变,谁也说不好呢,别再把全家人又给坑了。干脆就不找这个麻烦了。

    听了这话,王蕴琳便没再提及过此事。但现在看来,洪禄承恐怕还是心结难解啊。

    只是因为他自己的态度仍旧很矛盾。她实在不知到底该怎么劝了。

    洪衍武这么一听,于是就主动找他爸爸谈话去了。想靠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开解老爷子的顾虑。

    他打着宋国甫的幌子,称工商局方面是态度坚定,人员编制又一再扩充。从开放农贸市场到给个人发放营业执照范围一再扩大,一切都证明国家在大力发展支持私营经济。

    他跟着又分析社会形势,说私营经济就是眼下整个社会最需要的有效补充,既能解决民生需求,又能解决工作岗位。而且过去取消私营经济的弊病已经充分了解了,怎么也不会再走回头路的。

    等都铺垫好了最后才说,“爸,我理解您。退休了在家没事干,本来就闲得难受,看别人开买卖,您能不眼馋吗?既然如此,您就把咱家‘衍美楼’再开起来呗。反正房子都是现成的,我回头找人把铺面房收拾一下,再找宋国甫给您批个营业执照就成了。

    “粮油那边您也不用担心。别人或许会为‘特殊粮油本’上的‘特殊’二字发愁,觉得朝不保夕,咱不用啊。凭我跟宋家的关系,这点事儿绝不成问题。您就放心干吧。就这么一小小的‘悦宾饭馆’都能火成这样。咱还能亏了?”

    他可没想到啊,老爷子没那么好糊弄。尽管有些他知道的事儿啊故意没说,可洪禄承竟然自己一针见血指出了关键。

    “你呀,太乐观,太绝对。凡事只看眼前,这就是年轻人的毛病。我告诉你,什么事儿都不可能一往无前,必有反复。而且‘官’字两张口啊。真变了怎么办?”

    “你别不信。是,私营买卖是有不少好处,可也有不少坏处。现在需要它,怎么都好。真等到时间一长,就该抓它的痛脚和毛病了。”

    “不说别的,现在没行会了,又都是小贩居多。首先缺斤短两,价格不定,那买卖纠纷,上当受骗的肯定越来越多。官家管着烦,群众会不满。到时候,好处就被大家忘在脑后面了。”

    “另外,现在的市场什么都缺。就像你说的,挣钱太容易了。我敢说,这报纸上的小饭馆每月至少纯利上千,好了两千也是有的。可一个局长才挣多少?你要是当官的心里能平衡?再加上县官不如现管,那些手里有权的工商、税务、卫生、街道就不眼红,没意见吗?”

    “最后还有一条,公家干买卖真是不行啊。因为给公家干活赚了不高兴,赔了不担心,糊弄事的居多。可私人买卖不一样啊,得变着法地讨好顾客。这过去没的比还不显,今后有的比了也就难堪了。上上下下,能允许你比公家买卖干的好?所有的加在一起,后果是什么你想想……”

    嘿,这描述的真跟历史上发生过的一切一样啊。只能说老爷子对世情的了解太透彻了。

    不过洪衍武还尤未放弃。因为在他看来,老铺重张说破大天也就是开个饭馆嘛。能有多敏感?其实他惦记恢复祖业无非也就是为了慰藉父亲而已,和他想“折腾”的“大事”可是不能比的。实在没必要蛰伏呀。

    他就继续劝说,“爸,您这么顾前顾后,别再错过了商机啊。回头饭馆多了,不好干了您后悔可来不及。我承认您分析是有一定道理的。可咱不就是个小买卖嘛,又不影响国计民生,没您想这么严重。”

    可这话一说,他倒挨了通数落。惹得他爸爸教训上了。

    “你还商机呢!什么叫商机?图个短时间挣点小钱就叫商机?那叫投机。”

    “我告诉你,哪一朝哪一代商场里都不缺聪明人、幸运人,能抢先一步发现无人看见的黄金。可这不是真正的好事。这些人从来都只有短暂辉煌,绝对会为后来者超越。原因就这个‘第一’,既会带来暴利让人膨胀,不思进取。也会为声名所累,束手束脚。而且往往引得别人觊觎,让各方面压力、矛盾汇聚自身,那是以一敌众啊。还有好吗?”

    “反倒真正的得益者是后来者。因为有了这个第一,后面效仿的人就知道了这里面的深浅,就能针对各种大概率的困难做出有效措施。做到准备充足,事半功倍,轻装前进啊。而且随后跟上的人,除了脑子够快,也多半都是资金、人手、经验、人脉上独有优势的人。反过来,如果这个‘第一’除了点先机,别无所长,那要保住优势太难了。”

    “同样的道理,现在的行市也是一样。先干上的人,确实占了先手的便宜。可后面矛盾一爆发出来能否应对过去就不一定了。总得等问题解决了,市场秩序稳定了才好做啊。毕竟买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正因为这个,洪家做的买卖,永远不图快,历来不走偏门。”

    “还有刚才你说什么?重张老铺是小买卖?错。民以食为天,吃,永远是需求最广泛、最稳定的市场。洪家的祖宗为什么选这一行?因为只有市场够大,才是能长期从事的行当,才值得真下心思去琢磨,才是能惠泽子孙的基业。”

    洪衍武越听越觉得这些话里有味儿,可有些东西暂时还理解不了。他关注的焦点不知不觉已经转移。忍不住就继续讨教。

    “看来您是非要等下去了,只要您自己不急,稳重起见,后发制人当然也行。可我就不明白了。等您真干的那一天到了,您怎么就能肯定自己后来者居上,比别人做得好呢?您这底气哪儿来的?还有,您这不图快,不走偏门。是不是有点太绝对了?真有特别好的机会,难道有钱不挣?放过岂不可惜?”

    洪禄承却感慨地叹了一声。“你大概以为我心里着急,是坐不住了吧?我告诉你。我急得不是别的。其实是想干,也没有合适的人哪”。

    “为什么我有底气?洪家干了一百多年庄馆儿了,这一行的经验诀窍都在我的脑子里。可再懂行也需要人来干呢。开饭馆可不是有食材有桌椅板凳就行了。饭庄三宝,厨工、跑堂和茶房。缺一不可啊。可现在哪儿找合适的人呢?会干的都在国营单位呢。宁可不干,我也不能找人瞎凑合,扇自己的脸啊。”

    “最后,我还不妨告诉你,有钱不挣不可惜。别羡慕这个,你爸爸要想干,赚快钱其实太容易了。两个字的诀窍而已。懂了,谁都能当聪明人,找到那个‘第一’来做。只是不能那么干罢了。经商可不能只为赚钱、只图轻松、图快。否则人是会走偏的,贻误自身。”

    最后这几句,让洪衍武不由自主眼睛发亮。他可不怕什么副作用,故意相激。

    “我怎么就不信啊?您这口气也太大了,两个字儿就能包治百病啊?您说说,我听听?”

    可他亲爸爸哪儿会上当啊。洪禄承把脸一绷,反将一军。

    “想知道啊?行。可以告诉你。可我是有条件的。你现在不是干炊事员了吗?什么时候能干到一级,真顶上个大厨用了。有朝一日,老铺重张,你还能帮我戳住了。再来问我……”

    得,洪衍武被生撅了。

    而后他这么一琢磨,怎么多少觉得这亲爹有点阴险呢?不会是故意拿胡萝卜吊着他,想骗个免费劳工吧?

    居然想让他当大厨?那不是委屈他这么英明神武的材料了吗?这也和他心目中驾着五彩祥云,金盔金甲的自己不大搭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