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理化与青春理想

苍白的芦苇 / 著投票加入书签

作客小说网 www.zkxsw.com,最快更新苍白的芦苇文集最新章节!

      提起新三届,场景是这样的:一群青年,男女若干,围在一起做题。

    姐姐是那个时代人,别看姐姐现在属于唯唯诺诺一族,可那时是他们那个年龄的精神领袖。我还是刚上学或者学龄前儿童吧,看一群哥哥姐姐类青年堂而皇之的聚在我家新堂屋下学习,讨论开展的轰轰烈烈,父母对他们也是大亮绿灯,她们成了全村的生活主线,有点现在教育界正在改革试点中的:协作式学习的味道,没有老师讲,全凭自学,复习材料共享,往往珍宝似的互相传阅。

    现在还记得她们一本物理复习资料的形状,32开草纸书,是工农兵大学生二哥的书。他们那时流行的格言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所以这本物理书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好像这本书作为文化产物,和毛主席语录之类的小册子在我家的书篓里并存好多年,搬了好多次家,它都安然躺在书篓里不动,还是保持着博学的面孔。后来毛主席语录不知被谁淘走了,这本书一直没有升值的空间,连它最初的主人二哥都不准备带走它,我的初中高中物理教科书、辅导书已慢慢积攒一大堆,且装潢精美,比较来比较去,这本书确实毫无特别之处,统统卖掉了结对这本书的情缘。

    大概受那句格言影响,对数理化情有独钟,其实到了终于可以自由阅读的大学,才发现自己对文学感兴趣。二哥学的是物理专业,我初中高中也是物理学得好,考大学时所报的专业虽然不是物理,可到学校才发现此专业律属于物理专业之下。姐姐到现在说起她孩子的前途都是:要是学理就好了,文科就业面太窄。

    当时还有一位和姐姐一块切磋学问的邻村男青年,满脸青春豆,好像当时整天呆在我家,推理一下,应该在我家吃饭吧,若来回跑的话太远。当时农村的风气应该是男女有别的,我虽然小,这种概念天生就有,只是暗暗奇怪大人们怎么一下开放了,想必也是新的高考政策带给人们新的心情,对伴随着这一新事件出现的小新事件持宽容态度吧,为此我和那个男青年混得很熟,还了解他多少有点隐讳的身世之谜:他是捡来的婴儿,他父母无儿无女,他爸爸和我爷爷一块打过日本人,属于革命功臣一类。

    对当时的他们还有一个印象:青春。自己也走过青春,好像还非常平坦,只是没有一点关于青春的印象,若有人让我描述一下青春,我会这样形容:一群青年;用不完的劲和热情;黄昏火热的谈天;还有青春豆。这还是我心目中新三届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