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境—诗境的意味儿

崔哲男 / 著投票加入书签

作客小说网 www.zkxsw.com,最快更新崔哲男文集最新章节!

    从开始上网写作以来,没少读过网络诗歌。

    读过的大部分,都忘记了,甚至连题目都不曾想起来一个。

    然而,近日在某个qq群里见到一个小女孩儿写的现代诗歌,就那么几首,却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回味感。

    据说这个小女孩儿,还不到16岁。我惊讶于她写的诗歌之纯粹与韵味悠长,更欣赏在她的诗歌中所透出来的那种清澈与朴素的淡雅,以及那绵绵悠长的意境:寥寥几句,就把原本很复杂很婉转的心绪给勾勒得淋漓尽致,同时也令其诗歌本身也回味无穷。

    我又想起早年所读过的汪国真的哲理小品诗,在前几天还上网搜索过汪国真的诗歌,结果很容易就让我重新回味了一下在早年品读诗歌作品时,那种如痴如醉的感觉:像班德瑞的轻音乐一样在耳边流淌着水样的变幻与轻柔,又像克莱德曼的抒情曲,充满着真挚而婉转的浪漫激情。

    我曾武断地定义过:现代诗歌,应该是30岁之前的年轻人之专利。

    现在,我却还保留着这个非常武断地去看待诗歌的习惯:诗歌之灵动,淡雅,朴素,清澈的回味儿感,往往也正属于那些处在青春期的男女所最擅长发挥,并最能演绎得淋漓尽致的主题。成年人,尤其是像我们这样的老油笔子,如何担的起这份清澈而纯净的心境?

    诗人,不论写现代诗歌还是写古体诗歌,都需要一份如此清澈而纯净的空灵心境与朴素的灵魂,否则:诗不成诗,歌不像歌,词不像词—所演绎出来的也不过都是一些很无聊的八卦,抑或更像妓女在无病呻吟时的假装叫床。

    在网络上,无数所谓的“诗歌”不过都仅仅在外形上和诗歌有点类似而已,哪怕只能勉强算得上是诗歌的东西,原本也就不多见,因为徒有其形而无其神的“诗歌”早就泛滥成灾不可胜数了,即使偶尔能看到一些有些神韵的诗歌,却也因为作者们几乎都把想说的话,在他们的诗歌里面说了个底朝天—这种诗歌语言的表述方式,估计就连那些要饭的乞丐,也差不多都能一目了然到不假思索不加品味,就能很清楚地看明白诗歌作者所表达的意图。

    过犹不及也!

    诗歌不同于散文,与杂文以及文艺评论等文学体裁,则更是南辕北辙的东西。

    诗歌不是一种用来表意的文体,而恰恰是用来引导读者去“穿境”的文字!

    穿境,穿梭之意:意思是指诗歌的内涵,应该更注重于营造一种“境”并做到引领读者的思绪也不由自主地随着诗歌的语言而悄然“入境”

    好的诗歌作品,自会引领读者去悄然入“境”而不是通过解说诗歌,更不能通过诗歌语言的含混晦涩以及表面的“丰富”甚或利用轻浮的辞藻而企图去达到“穿境”的目的。

    在诗歌中,哪怕只出现一个很不起眼的多余藻饰之词,也可能会让读者们产生些许的别扭之感:无非是觉得在挺好看的脸上,怎么多出了一个麻子呢?

    是的,凡是妨碍诗歌作品之“穿境”特征的辞藻,不论在表面上看起来是多么地华丽,其本质也都不过是一些“雀斑”或“麻子”—只不过没有长在人的脸上,而恰恰是长到了诗歌的面容上。

    很多诗歌作者,不但不讨厌这些“雀斑”和“麻子”相反,还想尽办法竭尽全力地为这些“雀斑”和“麻子”去涂脂抹粉:所谓“花间,婉约”等诸如此类的“桂冠”是也。

    可我知道,开创了西洋美术史上之印象时期的几位印象派画家,几乎都属于独具一格的绘画大师—不论后人如何努力地在表面上去临摹他们的色彩,终究还是没有完全脱离“矫揉造作”的“涂脂抹粉”

    为了掩饰“雀斑”和“麻子”而涂脂抹粉的行为,估计也只能用“无聊下作或俗气透顶”之类的词汇来形容之。

    大师,是不可复制的,然而,大师的创作技法,却能流传于后世。

    现代的绝大多数诗人,几乎都习惯于用沾沾自喜的神气,热衷于耍弄雕虫小技,并自我陶醉在虚幻无实的快乐之中:反正这些技法都是古已有之的名家技法,于是他也就成了名家的“弟子”也不管那些大师们喜不喜欢接受这种只学其形而不懂其神的弟子。

    于是当代的诗歌创作[不论古体还是现代],也就越来越走了形,变了味儿,同时也变得越来越不值一读,更不值一品!

    诗歌的本质,不是散文,不是杂文,不是说明文,也不是小说,更不是心情日记。诗歌之所以是诗歌,就在于诗歌的语言是特制的,是需要淬炼的,是需要能自动引领读者去“穿境”之能力的。

    诗歌,只可意会,不可解读。如果在一首诗歌中,严重缺乏值得读者去意会的内涵,那么:就是文字垃圾!

    然而,意会,不是牵强地要求读者们去附和诗歌作者的解释,更不能要求读者去费解地猜测并在诗歌作品中走向迷茫。

    意会,有个前提:能自动地引领读者“穿境”!